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日薄西山怎么解释,以及日薄西山怎么解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日薄西山的薄怎么解释
日薄西山的薄解释为:迫近
日薄西山拼音是:rì bó xī shān。
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陈情表翻译如下:
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
作者李密简介: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日薄西山是什么意思解释
“日薄西山”这个成语,原指太阳即将落山,后来用以比喻人衰老或事物衰败,临近终结。它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补语,带有贬义色彩。
成语的出处可追溯到晋代李密的《陈情表》,其中描述了祖母刘氏生命垂危的情景,从而概括出了“日薄西山”这个成语。
“日薄西山”与“日薄崦嵫”是近义词,都用来形容太阳即将落山或比喻人到暮年或事物即将终结。但“日薄西山”更常被使用。
在历史文献中,这个成语多次出现,如唐代房玄龄的《晋书·赵至传》、宋朝朱熹的《百丈山记》、明朝瞿佑的《剪灯新话·爱卿传》等。
关于成语的故事和寓意,讲的是三国末期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投降,东吴也岌岌可危。晋国大将军司马炎废除曹奂,自立为帝。他读到李密的《陈情表》后,被其孝心感动,允许他留在祖母身边。直到祖母去世,李密才出来做官。这个成语寓意着即使再辉煌的事物,也有消逝的一刻,人应像太阳一样,即使落下,仍能留下温暖和希望。
关于日薄西山怎么解释推荐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