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奇侠传南诏宫殿 《仙剑奇侠传》女娲后人为什么只守护南诏国?

很多朋友对于仙剑奇侠传南诏宫殿和仙剑奇侠传南诏宫殿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仙剑奇侠传》女娲后人为什么只守护南诏国?

因为南诏人信奉女娲。

女娲与凡人血脉混合,传下上古女娲一脉,从此永生不老的女娲族以人首蛇身的形态,留在了凡尘俗世。

但她们内心博爱,慈悲悯天,胸怀天下,世代拯救苍生为己任。虽然她们拥有高于普通天神的灵力,却因体内浊气的凡人血脉被天界污蔑为妖魔,因人类的愚昧自私而被中原腹地的人民无知迫害,但最终成为苗疆人民所信奉的神族后裔。

世代的女娲后人都是女性,她们世世代代背负着沉重的命运:为了苍生而牺牲自己。以神族后裔的身份,秉承女娲遗志,世代守护苍生。

相关信息:

女娲族的女子世世代代难逃女娲族的宿命,逃不了为情思苦、为全人类牺牲的结局。女娲族人自踏入乱世的红尘中,命运轮回,是非因果,宿命在不断地重复着。

紫萱三世苦恋,最终以命封印锁妖塔;林青儿欲摆脱宿命,却因夫君不辨是非,最后献身封印水魔兽;赵灵儿情系逍遥,依然难逃宿命,与拜月教主同归于尽。李忆如得到上天垂怜,却依旧不得善终;小蛮寻找情蛊,与龙幽相恋,却必须为大义牺牲爱情,封印神魔之井,和所爱之人永世无法相见。

《仙剑奇侠传》中的南诏国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仙剑奇侠传相信跟多小伙伴们都看过了,在这里面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南诏国了,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在《仙剑奇侠传》的电视剧中说这里的子民世世代代都被女娲娘娘守护着,是一片神奇了乐土。那么这个南诏国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历史上的南诏国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真实的南诏国

《仙剑》中说:南诏国地处苗疆,它的百姓世代受到女娲后人的守护,生活的相当安逸,相当幸福。那么,在历史上,传说当中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南诏国真的存在过吗?

我国历史当中的确有关于南诏国的记载,它雄踞西南云贵高原一带,时间大致在公元八世纪,这时统治中原地区的是著名的大唐王朝。史料记载,唐朝初年云南洱海地区有六个较大的部落,它们各自独立,互不从属,其中一个名为蒙舍诏的部落实力最强,由于它位于六诏之中的最南端,所以也被称为南诏。

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其他五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政权。公元897年,南诏国王遇刺身亡,经过几十年的动荡之后,南诏国权臣后代段思平于公元937年建立了大理国,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当中的大理段氏的历史渊源就来自于南诏国。

仙剑奇侠传南诏宫殿

南诏国实际上就是大理国的前身,通俗来讲,它俩的关系就像唐朝和宋朝一样,有个时间方面的递进。只是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地方的政权都比较可惜,存在的时间都仅有短短的一两百年,这一两百年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确实不能激起太大的水花,所以留下更多的只是一些杂文和野史而已。

南诏龙族传说

根据考证,南诏国跟中原一样,信仰的是龙文化,如果表达的艺术一点,就是说守护南诏的不是女娲,而是龙族。那么,女娲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根据历史记载,南诏国的创始人名叫细奴逻,是洱海边最大的部落蒙舍诏的首领。如今,云南省还有一则神话,讲的就是有关他如何成王的故事。

相传一个名叫茉莉姑的白族少女打渔时,看到水中有一根木头变身为龙,之后不久她就生了九个儿子。一次她带着九个儿子来到龙泉池边玩耍,其中八个儿子竟然主动跳进了水中不见踪影,只剩下最小的儿子紧紧抱住她没有离去。

这时就有人从水中出现,预言这个最小的儿子将来会当上国王,开创一番伟业,这个小儿子就是细奴逻,从此,前后经历了七代,南诏最后统一了云南,建立起强大的南诏国,人们就因此认为他是神龙降世,是上天派来守护南诏一方平安的。

白族接金姑习俗

民间传说和民间习俗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融为一体了,比如说在每年的的二月,云南白族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民俗活动叫做接金姑,这便和南诏国有关。

在云南巍山县城西北的天摩牙寺当中供奉着一位身穿传统白族服饰的妇女雕像,她就是南诏国创始人细奴逻的妻子金姑。每年二月,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从大理来的白族香客会带上一套新衣服为金姑穿上,并模仿金姑出嫁的歌舞,这就是接金姑的民俗。

金姑被当地人尊为爱情之神,相传她是白子国的三公主,自幼聪明伶俐,能歌善舞,一次外出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在外打猎的细奴逻,二人一见如故,暗生情愫,最终喜结连理。后来,正直勇敢的细奴逻成为了南诏国的国王,理所当然,金姑便是南诏国的第一代王后,她从聪明贤惠,深得百姓喜爱,因此每年二月,白族人举行盛大仪式接金姑回家,而这一习俗延续千年未断。

或许细奴逻和金姑之间的故事跟《仙剑》当中李逍遥和赵灵儿的爱情故事比起来没有那么曲折,也没有那么精彩,但是很神奇的是,经过了千年到今天为止它仍然被记得,被演绎,被传颂,所以不得不说这就是民间故事的魅力所在。

关于仙剑奇侠传南诏宫殿推荐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